央妈要建金融科技“四梁八柱” ,信托能抗哪根柱?

2019-12-31|平安信托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印发《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这是金融科技的首个顶层设计。
//金融科技投融资额大增//

该《规划》提出,到2021年,建立健全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的“四梁八柱”,明确了深度融合、提质增效、增强风控等多个关键词,最终实现科技赋能金融服务,合理运用金融科技手段丰富服务渠道、完善产品供给、降低服务成本、优化融资服务,提升金融服务质量与效率,使金融科技创新成果更好地惠及百姓民生,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顶层设计的出台,无疑将推动金融科技在各金融业态的深度应用。从金融科技投入规模看,银行最舍得下血本。 根据IDC数据,2018年银行核心业务系统总支出为104.56亿元,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到19.5%,增速位列所有子系统前列。 从金融业整体看,中国信息通讯研究院数据显示,中国2018年金融科技投融资额达到205亿美元,是2013-2017年投资的总和。

除银行积极投入外,金融科技在移动支付、消费金融、互联网金融、基金券商智能投顾等领域,也都已经成为高频词。信托呢?

 //信托应用金融科技四大方向//

虽然尚未有信托行业金融科技投入和应用的整体数据,但从多家信托公司的个案角度出发,我们仍然可以大体勾画出信托公司应用金融科技的偏好。
01APP沉淀数据增强直销能力

2018年以来,多家信托公司加强零售和直销渠道的建设,特别是第三方互联网渠道代销信托叫停后,信托公司直销能力更成为在大资管市场竞争的立身之本。 APP是重要的直销工具,可以收集客户数据、跟踪客户投资习惯、构建精细的客户画像,为产品研发提供数据支持,同时还可以增强客户黏性。 有信托公司在官方APP上接入货币基金,引导客户资金在信托产品和货币基金之间平滑过渡,提高客户资金收益率和使用率,最终是要建立信托客户资金的完整闭环,提高客户资金沉淀,减少客户流失。
02区块链技术多领域积极应用

区块链具有分布式存储、时序性、集体维护、可编程、不可篡改等特性,实现了信息可信。 有信托公司在供应链信托项目中应用区块链技术。供应链金融各方均可以获取真实可信的实时资料,彻底解决传统供应链之间的信任问题以及信息流动不畅问题,解决了信息孤岛的痛点。 中国信托业协会《区块链在信托中的应用研究》报告指出,信托公司可以应用区块链技术重构多种业务发展模式,如数字资产信托管理、基于区块链的家族信托、慈善信托及知识产权信托、电子签约模式、信托受益权流转等。同时,信托公司还可以利用区块链的可追溯、共享账本等特点对客户身份信息进行识别,并在信托业内共享交易对手违约信息。

03生物科技增强家族信托安全性

国内有信托公司在家族信托业务中,引入“区块链+DNA生物技术”,为家族信托领域当事人身份确定、慈善信托领域“失孤”家庭寻亲提供鉴定技术。区块链存证技术可实现家族信托从设立到管理的全流程信息存证,记录信托运行的情况,追溯信托资金的用途,极大地改善信托的透明度,提高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增加委托人的信任。 
04智能风控提升管理水平 信托业务体量大、地域广、结构复杂,传统上资金端与资产端之间存在信息割裂的痛点,对风控要求提出很高的要求,智能风控是当前行业关注的焦点。 作为信托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消费金融业务具有风险控制专业性强、基础管理能力要求高的特点,同时也暴露了传统信托线下网点少,不具备流量优势的短板,但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可以弥补这些劣势。 已经有布局消费金融的信托公司,通过人工智能、数据分析、电子签名、移动支付等技术建立应用场景,从合作方获得客户数据,或从人行征信系统获得信用数据,并对客户进行精确画像,同步提升风控能力和客户体验。
参考信息来源:国际金融报、用益信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