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信托如何有效防范婚姻风险

2019-06-27|平安信托

童话里都是骗人的。一大早,宋慧乔、宋仲基离婚的新闻就霸屏了。这次离婚,有媒体估计宋慧乔将在宋仲基手中分得超过200亿韩元。

面对巨额财产分割,分不是问题,如何分才是问题。

//家产怎么分还有剧本?//

分家产是豪门少不了的戏码,相爱相杀、手足相残、家道中落的桥段不少见。也有人早早把剧本写好,剧情按照设计来推进就好。

比如香港船王许氏家族,二代掌门人许世勋2018年离世。作为2009年就跻身美国《福布斯》香港富豪排行榜的大富翁,许世勋名下的财产高达420亿元。但媒体却说二儿媳李嘉欣“一毛钱”拿不到。

实际上,并不是真的一毛钱分不到,而是许世勋早已将名下420亿财产全部设计成家族信托基金和巨额保单,许家每个人每月能从中领取一笔不菲的生活费,其中次子许晋亨和李嘉欣每个月可以领到200万,但家族企业中建集团交给职业经理人打理,许晋亨只担任公司董事不参与公司管理。

世界传媒大亨默多克也有高明的打算。1999年,默多克与他的第二任妻子安娜离婚时,支付了17亿美元的巨额分手费,甚至影响了新闻集团和21世纪福克斯的经营。痛定思痛的老默,将资产全部放入家族信托,并通过A、B两类股权(A类股权没有投票权,而B类股权拥有投票权)的设计,牢牢把控新闻集团和21世纪福克斯公司。第三次离婚时,邓文迪仅获得位于纽约曼哈顿第五大道的一套豪宅,还有北京的一套四合院。

家族信托堪称富豪智慧的产物。最早的家族信托源自1784年的美国,富豪约翰·雅各布·阿斯特一世以贸易起家,一度垄断美国、加拿大和英国之间的皮毛贸易。1848年,老阿斯特去世时,给后代留下了价值2000万美元的遗产,相当于美国当年GDP的107%,其中大部分是曼哈顿的房产和土地。按照目前土地价格和币值计算,老阿斯特的身价达百亿美元。

想做老阿斯特的儿媳也很难。这位富豪对财富传承做了如下规划:儿媳需要签署婚前协议,放弃丈夫的遗产分配权,但可以得到固定现金流。对后辈出售、赠与土地和房产等行为设置了诸多限制,要求后代不因一时头脑发热而卖掉祖传土地。

这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家族信托,也是当时美国经济黄金时代的产物。

//中国家族信托逐步兴起//

当前中国居民财富分布格局和发展趋势,与当初家族信托在美国兴起的时代背景,有颇多相似之处。根据建设银行、波士顿咨询公司的统计数据,2018年国内个人可投资金融资产6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高净值人士数量达到167万人,稳居全球第二。高净值人群数量未来五年间复合增长率为8%左右,在2023年达到241万人。

家族信托是高净值人士实现财富规划和传承的一种方式。家族信托的委托人为自然人或者家族公司,受益人多为财产继承人,信托资产包括资金、股权、不动产等等。通过家族信托,资产所有权和收益权分离,信托公司将代为持有并管理财产,相应的收益会根据委托人的意愿进行分配。

家族信托可以实现多重功能——

财产隔离:保护受益人,避免因委托人的突然变故,产生财产分配问题;保护资产,避免因富人的家庭变动而影响家族企业的经营。

财富增值:受托人通常进行稳健投资,实现受托资产的保值增值,

事务管理:充分执行委托人的意愿,哪怕委托人离世后,也能按照委托人的意愿进行家族事业管理,真正实现“基业长青”。

对于家族掌门人来说,家族信托解决的不仅是“钱”的问题,更是“人”的问题。

2016年,在长和系完成重组约一个月后,主席李嘉诚便开始逐步将私人财产转移至李嘉诚家族信托基金——李嘉诚基金会,使用家族信托作为家族财富传承的屏障。2018年,李嘉诚将其在长和及长实的个人持股放入信托,涉及的股份总值约132.7亿元。

 “李嘉诚基金会”家族信托体系包含四个全权信托和两个单位信托,分别持有李嘉诚旗下公司的股份,并对每个信托基金指定了受益人。李嘉诚是全权信托的委托人,而信托的酌情受益人全部是李泽钜及其妻、其子女,以及李泽楷。

一组完整的家族信托,为李嘉诚家族的财富传承与分配构建了总体的框架。在各个公开场合,李嘉诚都宣布家族信托是其心中的“第三个儿子”,足见其保护企业和财富传承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