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8|平安信托
非法金融广告屡禁不止,危害巨大,不仅含有欺骗误导消费者内容,损害人民群众财产利益,影响重大者还会冲击国家和地方金融安全。本期《金融知识进万家》为投资者扒一扒非法金融广告的伪装,为个人金融安全装上防火墙。
现在网络上充斥着大量非法金融广告,以网站弹窗、微信群等形式进行病毒式传播,可以说是无孔不入,这些非法金融广告与正常金融广告混淆,真假难辨,令人防不胜防。
如何辨识非法金融广告?一定要记住几下
1.金融广告主不能超越牌照经营范围。金融广告主必须取得相应金融业务资质才能投放对应的金融广告。如果遇到一条高息储蓄的广告,但发布广告的却是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民间资本管理公司、投资公司等不能开展储蓄业务的机构,这样的广告就属于非法性质。
股票投资、外汇投资、贵金属和原油等大宗商品,也是这一类型非法金融广告的多发地。
2.金融广告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金融广告不得对金融产品或服务的未来收益、本金安全做出承诺,各种明示或者暗示保本、无风险、保收益、高回报等描述都属于非法行为。比如常见的各种投资平台,宣称“跟随老师操作,包赚不赔”,这就是典型的承诺保本保收益非法行为。
3.对业绩做出夸大描述。金融广告不得对过往业绩进行虚假或夸张描述,不能用过往业绩作为未来收益的保证。
4. 广告所宣传的产品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有一些金融广告宣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主管部门明令禁止的违法活动内容,如违反住房贷款政策的“首付贷”,违反证券投资法规的场外配资等。
5.欠缺风险提示。合法合规的金融广告需要对金融产品或服务可能存在的风险及承担责任进行提示。只谈收益不谈风险,这样的广告不足信。
除了以上五点,非法金融广告常常还会故意造势,利用甚至编造学术机构、行业协会、专业人士、受益者的名义或者形象进行营销,这些内容往往有悖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章制度,但又容易骗取投资者信任,因此危害极大。
总之,遇到金融广告千万不能头脑一热冲动行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才能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本文包含的所有材料、文本、文章和信息的版权均为平安信托的财产,经平安信托授权签字人允许后方可复制。特此认可第三方资料的版权及第三方在该版权项下的权利。其他不属于第三方拥有的资料及相关资料汇编的版权应始终归属平安信托所有。未经平安信托授权签字人书面同意,除代表平安信托用于商业用途外,不得复制或使用。版权所有.平安信托。
报告所引用信息和数据均来源于公开资料(wind数据等公开平台),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和引用资料、数据的客观与公正,但不对所引用资料、数据本身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作出保证。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文件仅供一般参考,并不构成针对任何证券或其他金融工具订立任何交易或采用任何对冲、交易和投资的要约、推荐或建议。本文件只作一般评估,并未考虑任何特定人士或群体的具体投资目标、财务状况、特定需求等,亦非专为任何特定人士或群体编制。
本公司力求材料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及相关建议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确定性的判断。不应视为要约、招揽、邀请、宣传、诱使或其他任何建议或推荐,并不能仅依此文而取代行使独立判断,也不构成任何承诺。平安信托不对因使用此报告而引致的损失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