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23|中国平安
大话通讯“三国”
提到我国的三大运营商,不免会想到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以及中国电信。再往早一点的时候,我们依稀应该还记得“南电信、北网通“的说法。其实,不仅仅是网通,最早的时候我们常说的电信运营商除了上面提到的三大家,还有中国网通,中国铁通和中国卫通。就像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一样,后来经过整合才慢慢形成了三国争霸的局面。现在的三大运营商在移动通讯、电信网络方面都是业务交叉覆盖了。
4G时代的“攻城略地”——从“官渡之战”到”赤壁之战”
4G之战对于中国移动的影响就如同官渡之战于曹操一样。曹操凭借官渡之战统一了黄河流域,中国移动也在2014年凭借着在4G领域的先发优势和成熟的产业链率先迅速地抢占了市场份额。联通和电信是在2015年左右才开始扩大资本支出建设4G网络。由于丧失了先发优势,在后4G时代,联通和移动不得不联手开启了资源共建共享战略合作,共同补足终端上短板。这就如历史上的赤壁之战一般,刘表的部将刘备和孙权联合,联军迎战曹操,击退了曹操继续吞并南方的野心。随后,电信联通相继打出的全网通、不限量套餐、互联网卡“组合拳”奏效,推出了腾讯王卡、米粉卡等性价比较高的业务套餐来抢占新客户。中国移动凭借先发优势树立的霸主局面开始有所松动,“三分天下”格局进一步确立。
在如今的后4G、前5G时代,“三国鼎立“格局已立,我们借着最新财报来看看三者之间”战力“如何
数据来源: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财报,平安信托
可以看到,在移动通讯领域,中国移动霸主地位依旧,总营收依然大于电信和联通之和;但是从增速来看,今年中国联通混改以后充分借助了与互联网巨头之间的合作,推出优惠的大王卡、冰激凌套餐等,迅速抢占市场份额,因而近几季度财报营收增速相当可观,一季度营收增速高达8.5%,对比移动增速仅为0.8%。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最新运营数据显示,2018年4月份中国移动流失了242.7万户4G用户,这是自2014年2月开始披露4G用户月度发展数字以来,中国移动首次遭遇4G用户流失的状况,也是首家出现4G用户流失的运营商。
净利润方面,联通实现了快速的增长。但是也要看到这是在过去净利润率极度低下的情况下发生的。2016年财报净利润出现大幅下滑主要是由于基础设施建设,随着混改和后发抢占市场成果初现,近两年联通业绩出现明显好转。净利润增速也频频破百位列三大之首。反观中国移动净利润虽然体量依然庞大,但是同比增速仅为4.1%,在后4G时代,随着领跑者优势逐步衰减,中国移动可能已经告别了躺着赚钱的时代。
宽带业务方面,中国电信的客户总数依然位居首位,但是移动的宽带业务来势汹汹,目前总的客户数逼近中国电信,且增势迅猛。与中国移动不同,电信更多地是靠宽带在反哺移动通讯,今年也陆续推出了办理宽带业务送免费月流量20G电话卡的套餐,推动了4G客户的快速增长。
总的来说,中国移动、电信在移动通讯和电信业务两大块各占一壁江山,并且通过强势业务反哺其他业务,获得平衡增长。中国联通在4G时代就像刘备一般,最初驻扎新野,他的版图最小,丧失先发优势。但是后期发力较快,凭借混改引入包括BATJS在内的14家战略投资者,充分借力互联网企业迅速抢占市场份额。
3G时代联通主演,4G时代移动领跑。近期3GPP宣布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独立网功能冻结,这也标志着5G时代进入预备阶段,可以预见三大运营商之间竞争将更为激烈。相比4G时代,5G三大运营商起点基本相同,虽然在部署上有着各自的计划,但是基本时间轴都锁定在2019年预商用,2020年正式商用。同时,5G的标准空前统一或许也将掀起网络无差异化的趋势,未来行业可能位于转折点,三大运营商之间格局可能继续改写。
资料来源:平安信托
作者:何婉婷 CFA
本文包含的所有材料、文本、文章和信息的版权均为平安信托的财产,经平安信托授权签字人允许后方可复制。特此认可第三方资料的版权及第三方在该版权项下的权利。其他不属于第三方拥有的资料及相关资料汇编的版权应始终归属平安信托所有。未经平安信托授权签字人书面同意,除代表平安信托用于商业用途外,不得复制或使用。版权所有.平安信托。
报告所引用信息和数据均来源于公开资料(wind数据等公开平台),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和引用资料、数据的客观与公正,但不对所引用资料、数据本身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作出保证。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本文件仅供一般参考,并不构成针对任何证券或其他金融工具订立任何交易或采用任何对冲、交易和投资的要约、推荐或建议。本文件只作一般评估,并未考虑任何特定人士或群体的具体投资目标、财务状况、特定需求等,亦非专为任何特定人士或群体编制。
本公司力求材料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及相关建议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确定性的判断。不应视为要约、招揽、邀请、宣传、诱使或其他任何建议或推荐,并不能仅依此文而取代行使独立判断,也不构成任何承诺。平安信托不对因使用此报告而引致的损失负任何责任。